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冶金工程技术”相关记录10876条 . 查询时间(1.895 秒)

中国科学院电解制氢耦合高值化学品制备研究获进展(图)
电解 耦合 燃料
2025/3/27
氢气既是能源载体又是工业气体。氢气根据其制备过程的排放情况,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分别表示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当前,电解水制氢技术是重要的绿氢制备方法,但因阳极析氧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过电位高等问题,使得整体能量转换效率偏低,制氢成本较高。这一技术瓶颈制约了绿氢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因此,亟需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优化反应体系或探索替代性制氢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高水合阳离子策略提高阴离子交换膜碱稳定性(图)
离子 燃料 电池
2025/3/3
2025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研究部燃料电池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DNL0301组群)邵志刚研究员、赵云研究员团队在阴离子交换膜碱稳定性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在阳离子官能团上构筑合适的亲水硅氧网络,提高阴离子交换膜的碱稳定性。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百千瓦级高效海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华能庄河海上风电场示范运行(图)
电解 系统 燃料 电池
2025/2/23
2025年1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研究部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研究中心金属燃料电池系统研究组(DNL0313组)王二东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20Nm3/h高效海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华能庄河海上风电场示范运行,目前系统工作稳定,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爆炸破片散落安全区域评估方面取得进展(图)
评估 燃料 预测
2025/2/26
2025年1月14日,力学研究所联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及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团队就燃料储罐爆炸破片散落安全区域评估方法展开了研究,重点考虑外部风场环境的影响,解析求解了二次阻力介质中的运动方程来预测破片轨迹及散落概率分布,揭示了散落距离及分布随爆炸能量及风速的变化规律,给出了安全距离评价方法。该项研究成果以“Safety Assessment of Explosion F...
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王宏楠副教授
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 王宏楠 副教授 车辆动力系统 液体燃料超临界燃烧
2025/3/27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酶定向固定工具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酶 燃料 电池
2025/1/8
酶燃料电池(EFCs)是一种绿色能源技术,通过酶催化剂将生物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与传统燃料电池相比,EFCs具备高选择性、温和的操作条件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可持续能源生产、生物传感器、环境治理等领域。然而,EFCs的性能仍受限于阴极催化效率,尤其是多铜氧化酶(MCOs)在电极表面随机排列,导致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不足,严重制约了其能量输出和长期稳定性。因此,开发高效的酶定向固定工具成为突破这...


中国科大提出甲烷介导的氨动力发动机构想(图)
应用化学 污染 燃料
2024/12/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姚涛教授、王占东教授、李洪良副教授团队合作,在氨动力发动机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提出并验证了甲烷介导的氨动力发动机构想,相关成果以“A Scenario for a Carbon-Neutral Ammonia-Fueled Engine Mediated by Catalytic NH3 Cracking and CO2 Hydrogena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著...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金属-氧空位活性结构调控实现二氧化碳加氢超高产率制乙醇(图)
金属 活性 结构 燃料
2024/11/30
借助可再生能源获得的H2,将CO2资源化利用转化为乙醇,不仅可以缓解对化石资源的过度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还有助于相关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此外,乙醇广泛用作化工基础原料,还可直接用于交通运输燃料以及通过ATJ醇喷路线制备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因而开发绿色乙醇合成技术还可应对未来碳边境调节机制与可再生燃料的强劲需求。

上海高研院绿色甲醇燃料合成精细化建模和碳排放约束下多场景解决方案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燃料 合成 分析
2024/11/9
绿色甲醇燃料是应对航运业脱碳的替代燃料之一,备受工业界和投资界关注。中国已建/在建/规划中的绿色甲醇项目产能和投资数据不断更新,其中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燃料路线是主要技术路线之一。但是其工业化进程受到可再生电力缺乏有效保障、技术成熟度、产品碳排放等要素影响。尤其是受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影响,如何基于工业化多要素条件进行碳排放约束下的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燃料的技术路线设计,并为之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二氧化碳(CO2)和一氧化碳(CO)作为燃烧过程中最重要的产物,常被用作确定燃烧源的示踪剂。当前,由于地区、燃料类型和燃烧条件差异,排放特性不确定性大。为了更精确地评估区域碳排放特征并降低源排放的不确定性,在背景站对大气边界层顶部的CO2和CO的长期监测尤为重要。2022年7月,大气物理研究所叶京博士等人在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海拔1128米),利用PICARRO气体浓度分析仪...

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来访(图)
水电机械 湖北省 冶金装备
2025/2/7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在三甲苯高压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反应动力学 燃烧 污染
2024/9/21
航空煤油的燃烧放热过程直接决定了发动机工作状态与排放水平。通过建立航空煤油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可以深入理解其具体反应过程,从而为提升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源头抑制提供理论基础。RP-3航空煤油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军民两用航空燃料,因其组成复杂,在进行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时需要借助模型燃料进行普适性研究。芳烃燃料是RP-3模型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芳烃燃料对理解燃烧过程中燃料消耗和碳烟污染物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三...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通过嫦娥五号月壤研究提出大量生产水的方法(图)
晶合金 高温 元素
2024/8/28
2024年8月22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非晶合金磁电功能特性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航天五院钱学森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南京大学等的科研团队,在《创新》(The Innovation)上发表了题为《月球钛铁矿与内源性氢反应产生大量水》(Producing substantial amount of water through reaction of lunar ilm...

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黄菊生教授(图)
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黄菊生 教授 粉末冶金 金属基复合材料 机电装备自动控制
202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