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学仪器及技术 >>> 光学仪器 光电检测技术 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元件加工 薄膜光学及技术 光计量技术 近场光学及纳米检测技术 辐射度学和色度学 光谱技术 红外技术 空间光学 海洋光学 天文光学 生物医学光学 光学综合装置及工程设备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光学仪器及技术相关记录744条 . 查询时间(0.883 秒)
2002年至2006年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至2009年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至2015年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五项。
吉林省光电精密测量与数字化装配科技创新中心“光电精密测量与数字孪生方向”技术负责人,作为课题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承担国家原863重大项目、国家高技术重点专项、科工局配套项目、国家重点型号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研发等项目20余项。参与完成了无人机、战斗机、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先进导弹等多个型号工程研制任务。研究面向装配的数字化测量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关键技术,建立基于全三维模型的产品数字化装配检测体系,...
1991年至1995年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完成本科阶段学习;1995年至1998年在沈阳工业学院完成硕士阶段学习;2001年至2005年在长春理工大学完成博士阶段学习;2008年01月至2008年12月在澳大利亚AustraliaUniversityofSunshineCoast访问学者;1998年04月至今历任长春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光电测控技术研究所所长、吉林省光电精密测量与数字化装配科技创...
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电系,2005年-2010年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博连读学位,期间因科研能力突出被破格选拔至精确末制导重点项目组工作。2010年至今于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工程系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成像等。在应用工程光学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解决工程及科学问题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经验,参与航天、军用、民用及省内科技项目十余项,已发表论文8篇...
张静,女,1984年出生,博士研究生,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2009年任职于长春理工大学。
2018年在长春理工大学获光学工学博士学位,2019年1月至今在长春理工大学就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系统设计;参与纵向/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参与SCI/EI论文20余篇。
滕云杰,2020年博士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作为讲师授课光电检测技术、工程伦理等课程,2023年获评硕士研究生导师,同年进入长春光机所攻读在学工程博士后。截至目前2024年初,共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被SCI检索论文12篇,被EI检索论文6篇,个人主持项目8项。
广西南宁人,理学博士。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欧盟斯洛文尼亚新戈里察大学。2013年进入西安理工大学工作,2013年晋升为副教授,2020年评为博导。
高飞,男,1981年10月出生,河北秦皇岛人,斯洛文尼亚新戈里察大学物理学博士,2012年8月入职西安理工大学。现为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荣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
张维,副教授,2014年博士毕业于德国弗赖堡大学,随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并于2016年回国。 目前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微型液体透镜设计及基础应用;微型自由表面光学系统设计;微机电(MEMS)微型驱动器、传感器研究;深度学习在自动变焦成像系统的基础研究。在多个光学及微机电重要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十余次,申请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两项。学术成果分别获得2013 SPIE 光学...
吴波: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数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期间荣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14-2018年在南洋理工大学能源研究所、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工作,主管新加坡-伯克利可持续能源项目组光学表征方向研究。2018年以海外高层次人才被华南师范大学引进,在华南先进光电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