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神经生物学 Science”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0.265 秒)
95后博士生一作发Science,她说:关键要聪明地去吃苦(图)
神经机制 神经元 神经科学
2024/9/10
“会不会是我没记录上?”当李玥璇激活幼鼠大脑中的ZISST神经元,首次观察它们与母鼠分离后的哭叫行为时,发声率几乎趋于零的实验结果令她感到非常讶异。
轴突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在老年人中极为有限。因此,神经系统受伤后通常会出现严重和长期的残疾。科学家们对因衰老出现再生失败的分子机制了解不多,阻碍了在开发有效的神经系统修复疗法方面取得进展。为了促进神经系统修复策略的设计,人们迫切需要确定导致因衰老出现再生失败的关键分子机制和细胞机制。
2021年11月7日讯/生物谷BIOON/---许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形式的痴呆症。然而,也有一些人到了晚年仍然保持头脑敏锐,即使他们的大脑显示出潜在的神经变性迹象。在这些认知恢复力强的人中,科学家们已发现教育水平和花在智力刺激活动上的时间是有助于预防痴呆症的因素。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丰富的活动似乎激活了一个名为MEF2的基因,该基因控制着...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程金波副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阿尔茨海默病重要研究进展(图)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程金波 Science Advances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系统疾病
2023/1/18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徒劳地寻找一类脑细胞,以解释当我们看到一张非常熟悉的面孔(比如祖母的面孔)时,我们会感到本能地快速识别。但是,人们提出的“祖母神经元(grandmother neuron)”---单个位于感官知觉和记忆交叉口的细胞,能够将一张重要的面孔置于众人之上---仍然难以找到。
Science:科学家在小鼠大脑中发现两种新型的胶质细胞(图)
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
2022/1/27
成年小鼠的脑室-室下区(V-SVZ,ventricular-subventricular zone)中静息神经干细胞(NSCs,Quiescent neural stem cells)经过激活后能产生神经元细胞和一些胶质细胞。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Release of stem cells from quiescence reveals gliogenic domains ...
2020年11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李学义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Trappc9 deficiency in mice impairs learning and memory by causing imbalance of dopamine D1 and D2 neurons”于《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 。该研究揭示了TRAPPC9缺失引发疾病的分子机制,并为TRAPPC9关...
浙江大学医学院谷岩研究员课题组和王朗副研究员课题组首次发现,用于免疫的小胶质细胞通过清除突触而引起记忆遗忘,进一步发现补体信号通路参与了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遗忘,并且依赖于记忆印迹细胞的活动。这项研究于2月7日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首先在小鼠上建立了记忆遗忘的行为学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在训练箱里给小鼠一个电击刺激,当小鼠再次进入这个训练箱里时,小鼠因为回忆...
情绪低落、意志低迷、负能量爆棚,整个人都丧丧的。当你浑身散发着“我很焦虑”的信号时,大脑的化学平衡就已经被打破了。近日,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找到了大脑调节负面情绪的受体。这一发现或将为精神病药物的研发带来新的希望。该研究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罗施中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揭示相分离与阿尔兹海默症致病机理的潜在关系(图)
罗施中 教授 相分离 阿尔兹海默症 致病机理
2019/12/16
2019年11月7日,《Science Advances》在线刊登了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罗施中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Low-complexity domain of U1-70K modulates phase separation and aggregation through distinctive basic-acidic motifs”。该文揭示了一种与阿尔兹...
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在医学上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便是宣布他的大脑不在工作了。然而想要弄清楚大脑的工作方式却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为了搞清楚这一点,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寻找与人类相似的大脑进行实验研究,比如小鼠。
近日,我校化科院钱勇、刘红科课题组在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成果以“Imaging dynamic peroxynitrite fluxes in the brain of epilepsy with a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probe”为题在线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先进科学》)上(论文链接:https://www.onlinel...
人类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但是睡眠仍然是生物学中最持久存在的谜团之一。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不知道是什么遗传或分子力量促使人们需要睡眠。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12000多种果蝇品系,发现了一个称作nemuri的基因增加了对睡眠的需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2月1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sleep-inducing gen...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刘剑峰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线虫运动神经元对于健康与衰老调控的新成果(图)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 刘剑峰 线虫运动 神经元 健康 衰老调控
2019/1/18
衰老通常伴随着多种组织以及运动功能的衰退,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进而导致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以往的研究表明在衰老的过程中,神经肌节点的功能衰退是影响运动功能衰退的重要因素。如何调控神经肌节点的功能来减缓运动功能的衰退仍然有待研究。在生命学院刘剑峰教授和讲座教授许献忠(密西根大学)的共同指导下,生命学院教育部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2013级博士生李广同学,以秀丽影杆线虫(C.elegans)为模型...
根据帕金森病基金会(Parkinson's Foundation)的数据,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进行性疾病,影响美国大约100万人。早期症状包括震颤、睡眠困难、便秘和移动或行走困难,最终过渡到更严重的症状,如运动功能丧失和说话能力丧失,以及痴呆症。 大多数人在60多岁时开始出现症状,但是据报道,这种疾病也可发生在年仅2岁的患者身上。帕金森病的一种标志是神经细胞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