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纺织技术”相关记录181条 . 查询时间(3.72 秒)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出可用于人体调温的柔性相变纤维(图)
纤维 湿法纺丝 热能
2024/8/20
2024年8月14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热化学研究组(DNL1903组)史全研究员团队与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前期柔性相变薄膜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化学交联合成方法,并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开发出了一种具有固-固相变特性的本征柔性相变纤维。
近日,按照评审计划安排,中国安科院安全评价中心组成评审组,赴丹东完成了丹东华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安标现场评审工作。
2022年8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袁有禄研究员团队改进了挖掘数量性状位点(QTLs)常用的结合高通量测序的混合分组分析法(NGS-BSA),进一步提高了定位QTLs的分辨率和稳定性,并利用该方法成功挖掘出与陆地棉重要产量性状——衣分相关的QTLs及候选基因,为改良衣分进一步提高陆地棉产量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成果以“AAQSP increases mapping resolution o...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崔金杰研究员团队揭示棉铃虫与棉蚜互作关系(图)
崔金杰 棉铃虫 棉蚜
2022/3/23
2022年5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崔金杰研究员团队通过分析棉花介导的棉铃虫与棉蚜互作关系,发现棉铃虫触发的棉花抗性防御反应影响同寄主棉蚜的取食行为,导致棉蚜种群数量下降。相关研究结果以“ Helicoverpa armigera herbivory negatively impacts Aphis gossypii populations via inducible metabo...
2021年10月9日,国际纺织旗舰盛会—2021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陶光明教授和陈敏教授联合团队(智能织物工坊)的成果亮相7.2号馆的Digital Fashion数字时尚创新空间,该展区以展示和推广先进数字创新技术为核心,为参与展会的纺织服装专业人士带来了一次全新的数字科技创新展示。
纳米纤维素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图)
纳米纤维素 功能材料 手性光子学
2022/6/21
3D打印技术首次让藻类“变身”柔韧光合作用
3D打印技术 藻类 柔韧 光合作用
2021/7/8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首次使用3D打印机和一种新颖的生物打印技术,将藻类打印成具有韧性和弹性的光合材料,这种材料有望广泛应用于能源、医疗和时尚领域。相关研究发表于《高级功能材料》杂志。
纳米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被认为是制备混合水凝胶的理想刚性增强材料。但不透明纳米纤维在水凝胶基体中的层状沉积或不均匀分布会导致混合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变低,透明度变差。在不影响透明性的前提下,制备一种坚韧、可拉伸、均匀的纳米纤维增强离子导电水凝胶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含百草粘胶纤维正式命名,纺织服装水洗唛标准迎来重大更新
百草粘胶纤维 纺织服装 水洗唛标准 更新
2021/5/18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0年第22号公告,自2021年5月1日起,GB/T 4146.1-2020《纺织品 化学纤维 第1部分:属名》取代了2009版。化学纤维尤其是改性纤维名称在水洗唛上的标注迎来重大更新,通过组分和成分检测的含百草成分的粘胶纤维,名称可在水洗唛上标注为“粘胶纤维(含有百草艾草/百草原茶)”。
一种用于电致变色人工肌肉的无机半导体纱线(图)
变色人工肌肉 无机半导体 纱线
2021/7/8
半导体纤维在人机交互、能量转化等方面有巨大优势,因此在可穿戴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的半导体纤维以共轭聚合物材料为主,但其载流子迁移率和力学强度较低,导致无机半导体纤维难以连续化制备。受棉纤维纺纱工艺的启发,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材料课题组(AFMG)的研究人员借助多相界面作用力,模仿棉纤维纺纱的梳棉、压实和加捻工艺,开发了无机半导体纳米晶体材料的连续化取向、组装和加捻新方法,实现了无...
2021年4月,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春播阶段,22日中国棉花协会也播下一粒“棉种”——《“中国棉花”生产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推动行业自主标准体系建设。《规范》从生产标准出发,通过建立规范化、标准化、负责任、可持续的棉花生产、管理模式,帮助种植者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在保障优质棉花供应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保障劳动者权益与福祉。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颁发了《教育部关于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我校纺织学院顾伯洪教授和孙宝忠教授完成的“纺织复合材料冲击破坏热力耦合机理和多尺度结构效应”成果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学校为唯一完成单位。
近期,青岛大学智能可穿戴技术研究中心曲丽君、田明伟团队在先进材料TOP期刊《Nano Energy》(影响因子16.602)发表题为“Flexible All-textile Dual Tactile-tension Sensors for Monitoring Athletic Motion During Taekwondo”关于智能电子织物的学术论文,青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三方交叉学...
东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可降解血管支架领域取得最新研究成果(图)
东华大学 研究团队 可降解血管支架 研究成果
2021/5/19
可降解血管支架由于安全的降解性能使其成为治疗小儿先天性血管狭窄性疾病潜在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但目前可降解支架的研制多集中在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治疗上,支架直径小于4mm,而针对直径为6-9mm婴幼儿大动脉的可降解血管支架研制报道甚少;且聚合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存在着径向支撑性能不足,降解时间与血管修复愈合时间不匹配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发展。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面向先天性血管狭窄性疾病患者的聚合物可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