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热工学”相关记录240条 . 查询时间(2.747 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一维排斥哈伯德模型的理论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模型 理论 量子 制冷
2024/11/22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134015、12121004)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管习文研究员团队联合美国莱斯大学浦晗教授在一维排斥哈伯德模型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给出了一维排斥哈伯德(Hubbard)模型的分数化自旋和电荷激发、自旋相干和非相干拉廷格(Luttinger)液体、相互作用驱动的量子相变和量子制冷等系列精确解析解。研究成果以“一维排斥哈伯德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深低温热电制冷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图)
低温制冷 材料 电子
2024/11/22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125008)等资助下,同济大学裴艳中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不完全依赖于材料热电优值(ZT)的热电制冷性能提升新策略,使热电器件在深低温区的制冷性能获得了显著提升(图)。相关研究成果以“电子态相变助力高效汤姆森制冷(Demonstration of efficient Thomson cooler by electronic phase transition)”为题...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岛团队采用新调控策略实现大电卡效应(图)
材料 器件 制冷
2024/11/11
2024年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功能材料物理与器件研究部尹利华副研究员等采用新调控思路实现了大电卡效应,提出一种调控材料电卡效应的新策略,通过设计阳离子尺寸无序、构型熵无序等提高材料的晶格无序度,进而改善并获得大的电卡效应。相关工作相继发表于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Ceramics International和Applied Physics ...
上海技物所在空间用4 K温区氦节流制冷机大冷量高效轻量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空间 制冷机 低温
2024/11/9
2024年10月23日,上海技物所空间深低温制冷团队同浙江大学浙大城市学院低温中心合作,开展多级复合预冷机、多级直流压缩机、大温跨深低温节流组件等的结构创新,提出了一种斯特林/脉管/氦节流复合制冷方案。团队研制的实验样机获得了0.36 W@4.18 K制冷性能,本体重量约26.8 kg,制冷量/质量比为13.4 mW/kg,整机功耗约1157 W。研究成果以“Essential Improvem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西交何雅玲/钱苏昕在弹热制冷器件方面研究取得进展(图)
何雅玲 钱苏昕 制冷材料 器件
2024/11/16
2024年来,制冷行业的碳排放占全球总碳排放的7.8%,因高GWP(温室效应指数)制冷剂泄漏至大气产生的直接碳排放约占其中的20%。具有零GWP特性的弹热制冷为实现制冷行业的双碳目标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弹热制冷是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在单轴应力作用下发生可逆相变,并利用该相变潜热制冷的新型固态制冷技术,具有高体积能量密度、高理论效率等突出优势。虽然弹热制冷材料层面的效率高达80%热力完善度,但现有弹热制...
当前,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实现能源低碳转型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中国绿发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其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包括20万千瓦光伏项目、40万千瓦风电项目、5万千瓦光热项目以及5万千瓦电化学储能项目。项目年发电量约12.6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0.15万吨,是世界上首个集风光热储调荷于一体的多能互补科技创新...
2024年9月28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兰州新区主持召开了“基于加速器的医用同位素药物研发平台项目”4000W@4.5K氦制冷机性能测试验收会。测试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等单位的8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听取了系统集成安装及测试验收报告,现场见证了测试结果。经质询、讨论后,专家组一致认为4000W@...
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实验刷新室温热声制冷效率纪录(图)
制冷效率 机械 耦合
2024/6/7
在当代社会,制冷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双碳”背景下,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使得发展环保而高效的制冷技术成为迫切需求。新兴的热驱动热声制冷技术采用环保的惰性气体工质并可以不依赖机械运动部件,被认为是具有产业化潜力的新一代可持续制冷技术。现有的热驱动热声制冷系统在室温温区效率较低,因此提高热制冷系数对推进产业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科学院理化所最新实验刷新室温热声制冷效率新纪录(图)
制冷效率 细胞 纳米
2024/6/4
2024年5月31日,理化所生物纳米材料课题组与解放军总医院黄沙教授团队合作,提出在创面不同愈合阶段使用不同巨噬细胞极化材料的促创面愈合策略。该项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重编程巨噬细胞的表型,来调节免疫微环境,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中,在炎症期使用促巨噬细胞M1表型极化材料,在增殖期使用促巨噬细胞M2表型极化材料,可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另外,...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气化耦合煤粉锅炉稳燃技术助力煤粉锅炉20%低负荷深度调峰(图)
煤气 耦合 锅炉
2024/10/14
针对双碳目标下燃煤电厂灵活性调峰的急迫需求,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下,山西煤化所开发了煤气化耦合煤粉锅炉低负荷稳燃技术。该技术采用煤粉气化热转化提质方法,以高效动力学下的燃气燃烧增强火焰区燃烧强度,确保煤粉燃烧火焰稳定性;通过调控局部气氛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实现煤粉锅炉深度调峰过程中的安全、稳定、高效、环保运行。
理化所在室温热声制冷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图)
热声制冷 机械运动
2024/2/25
热驱动热声制冷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制冷技术,它基于可压缩性气体工质的往复运动与邻近固体壁面之间的复杂的热相互作用(热声效应)而工作。其中,热声发动机利用温差产生声波形式的机械功(声功),而热声制冷机则消耗声功产生温差泵热,即产生制冷效应。该技术一般采用惰性气体工质,没有机械运动部件或运动部件极少,因而具有工质环保、可靠性高以及紧凑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新一代制冷技术。然而截至目前,国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科大苏刚团队在无液氦极低温制冷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苏刚 低温制冷 量子 原子
2024/11/18
超固态是一种新奇量子物态,兼具固体和超流体的特征。超固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作为理论猜测提出以来,除了冷原子气的模拟实验外,人们一直尚未在固态物质中找到超固态存在的可靠实验证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弹热制冷系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制冷系统 流体 循环
2024/9/2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976149、51721004)等资助下,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钱苏昕副教授与马里兰大学竹内一郎教授团队合作,在弹热制冷系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高性能多模式弹热制冷系统(High-performance multimode elastocaloric cooling system)”为题,于2023年5月19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ADS低温实验厅项目通过院条财局验收(图)
ADS低温实验厅 院条财局 验收
20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