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化学”相关记录1883条 . 查询时间(3.668 秒)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开发出基于生成式AI的蛋白-配体复合物结构预测方法(图)
蛋白 复合 结构 预测
2024/12/3
2024年12月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郑明月团队开发出基于生成式AI的蛋白-配体复合物结构预测方法SurfDock。这一方法利用蛋白质表面信息构建几何扩散神经网络,高精度自动生成配体结合构象,并应用于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相关研究成果以SurfDock is a surface-informed diffusion generative model for reliable and accu...
2024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汤臣倍健合作开展的“内稳态健康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科研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研究论文题为Two-dimensional health state map to define metabolic health using separated static and ...
嵌合性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免疫受体,整合了抗体的抗原识别区、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的信号区以及共刺激分子的信号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在T细胞中外源表达CAR后,产生的CAR T细胞可以针对特定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反应。CAR T细胞治疗已获批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并且...
内体成熟(Endosome maturation)是细胞内对内吞物质进行分选、运输和降解的重要过程。细胞外物质或细胞膜组分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后,首先被转运至早期内体(Early Endosomes, EEs)。在内吞分选转运复合体(ESCRTs)的帮助下,早期内体中的货物被包裹形成管腔内囊泡(Intraluminal Vesicles, ILVs),将货物分选至多囊泡体(Multivesicu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济王平团队提出限制性饮食联合抑制剂治疗肿瘤的新策略(图)
王平 治疗 肿瘤 酶
2024/12/3
限制性饮食联合抑制剂治疗,能显著提升肿瘤疗效。北京时间今天(2024年11月21日)零点,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王平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题为“Human HDAC6 senses valine abundancy to regulate DNA damage”(人类HDAC6 通过感知缬氨酸丰度调控DNA损伤)的论文,提出缬氨酸限制性饮食联合D...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方庆团队综述环形RNA药物设计(图)
赵方庆 药物 蛋白质 免疫
2024/11/28
环形 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内源性非编码 RNA 分子,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独特的环状结构使其免受外切酶降解,因此比线性 RNA 更加稳定。自 2010 年代初以来,circRNA 在 RNA 适配体、 guide RNA 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2024年来甚至被用于 SARS-CoV-2 疫苗的研发。随着 circRN...
2024年11月15日和5月16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团队相继在《今日纳米》(Nano Today)和《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靶向脂肪组织的级联递送系统调节糖脂代谢以治疗全身性肥胖及其相关并发症》(Adipose tissue targeted sequential delivery system regulating glycolipid m...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研团队挖掘到抗癌植物药中间体巨大戟醇的生物合成关键转运蛋白(图)
植物 生物合成 蛋白
2024/11/28
大戟大环二萜类化合物巨大戟醇(Ingenol)具有复杂的环体系、众多的手性中心以及多种药理活性,是治疗日光性角化病和皮肤癌药物Picato凝胶剂的原料,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然而,植物中巨大戟醇含量极低,提取或化学全合成得率低,严重制约了后续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寻找巨大戟醇的植物源生物合成与运输元件,对于底盘细胞高效生产巨大戟醇至关重要。植物ABC转运蛋白可跨膜运输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生理和发育...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种康研究组揭示优异变异模块COG4-OsbZIP23调控水稻耐寒性的分子机制(图)
分子 激素 基因
2024/11/28
在长期的进化和人工选择过程中,水稻形成了对低温信号的感知和防御机制,鉴定和解析耐寒优异自然变异模块是分子设计育种的基础。植物所种康研究组在水稻寒害信号感知与传递中发现了一系列遗传元件,包括COLD1、COLD6、和COLD11;揭示了粳稻中耐寒QTL位点基因COG1、COG2、COG3在粳稻耐寒中的功能。
一个蚁群中通常包含两种在形态上显著分化的成年雌蚁:蚁后和工蚁。著名蚁学家威廉·莫顿·惠勒(William Morton Wheeler)最早提出“超有机体”(Superorganism)这一概念,将整个蚁巢视为一个类似于多细胞生物的结构。这个类比中,蚁后被视为具有繁殖能力的“生殖细胞”,能够产生下一代蚁巢中的所有个体;而工蚁则承担着觅食、育幼及防御等任务,维持巢穴的日常运作,相当于多细胞生物体内的...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所钱友存研究组发现饮食来源核酸的促口服耐受作用(图)
钱友存 核酸 细胞 蛋白
2024/11/9
2024年11月1日,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钱友存研究组题为“Dietary nucleic acids promote oral tolerance through innate sensing pathways in mice” 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饮食来源的核酸可以在稳态条件下促进小鼠小肠中天然上皮内淋巴细胞(natu...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揭示TaWRKY24转录因子调控小麦抗茎基腐病的分子机制(图)
分子机制 基因 酶活性
2024/11/23
2024年11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揭示了转录因子TaWRKY24调控小麦抗茎基腐病的分子机制,为解析小麦抗病分子机制及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上。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张杰团队发现棉花免疫信号途径协同作用新机制(图)
张杰 免疫 信号 反应
2024/11/6
植物具备多层次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病原信号并激活免疫反应。但与对模式植物的相关研究相比,学界关于棉花对病原菌的免疫机制研究相对滞后。2024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杰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论文,题为Recognition of a fungal effector potentiates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等发现蛋白质通过双重结构行使毒药和解药功能(图)
蛋白质 结构 遗传元件
2024/11/8
202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叶克穷研究组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组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meiotic driver hijacks an epigenetic reader to disrupt mitosis in noncarrier offspring和Structural duality enables a single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