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星系与宇宙学 >>> 星系天文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星系天文学相关记录137条 . 查询时间(0.359 秒)
美国航天局5月11日宣布,该局2007年9月发射的“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拍摄到了太阳系最主要的小行星之一——灶神星的图片。
“天宫一号”组合体训练模拟器4月29日下午在北京航天城首次在境外媒体记者面前亮相。CNN、路透社、BBC、日本共同社等34家境外媒体的近60名记者前往参观采访。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担负着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的重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介绍说,中国将按计划于今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与空间目标飞行器的交会对接试验,之后还将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
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风云三号卫星臭氧总量探测仪在北极上空监测到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在该低值区内臭氧总量是正常情况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部分地区的臭氧总量达到了臭氧洞的标准(220DU)。虽然没有形成南极上空那样规模的臭氧洞,但由于北半球人口密度远高于南半球,臭氧低值区覆盖的范围内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比南极臭氧洞更重要。导致北极臭氧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春季极寒冷的极涡内生成了极地平流...
据天文学家推测,类似的椭圆形盆地是由一颗倾斜飞来的陨石与地面相撞或由火山流形成。不过从这个未命名的陨石坑里溅出的物质——喷射覆盖物(ejecta blanket)暗示,它是由多颗与地面呈较小夹角的陨石撞击形成的。喷射覆盖物显示出像蝴蝶翅膀一样的两个突出部分,这说明这两个斑点是由两颗陨石撞击形成的。陨石坑里3个更深的区域说明这里经历了不止两次撞击。位于这个陨石坑右侧的较小陨石坑,可能是后来形成的。 ...
2011年2月22日,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行星科学联合研讨会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召开。上海天文台叶叔华院士等行星科学方面的专家和研究人员一行23人,与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就行星科学的发展和合作进行了研讨及座谈。紫台杨戟常务副台长、鲁春林书记、甘为群副台长等参加了研讨会。
对近期网间“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消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2月13日告诉记者,仅为二十五万分之一的概率是极低的。但他预计,未来50年内,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是百分之一。
当遥远天体发出的光被前景大质量天体偏折时,即产生引力透镜。据此,天文学家可以发展新方法来估算遥远星系的数量,并测量宇宙中的暗物质。近来,虽然引力透镜效应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但《自然》杂志于1月12日发表的由Stuart Wyithe(墨尔本大学)、严皞景(俄亥俄州立大学)、Rogier Windhorst(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毛淑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英国Jodrell Ban...
2010年6月26日晚,月偏食如约现身苍穹,不少人有幸目睹到了一半白色,一半古铜色的月亮。令人期待的是,天文专家说,从2011年开始,中国将迎来罕见的月全食高发期,12年间将发生9次月全食。
北京时间2010年6月10日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地球和月球是2颗体积跟火星和金星差不多的行星撞在一起产生的。迄今为止人们一直认为这次撞击事件发生在我们的太阳系只有3000万岁时,或者发生在距今大约45.37亿年前。然而丹麦尼耳斯•玻尔研究所进行的最新研究显示,地球和月球形成的时间,比人们以前认为的时间更晚,大约是在我们的太阳系诞生1.5亿年后形成的。
北京时间2010年6月4日消息,据《连线》杂志报道,天文学家利用相隔10年拍摄的同一个星团的照片,发现年轻恒星正以令他们吃惊的方式运转。
2009年7月25日-26日,亚洲小行星联测网研讨会在紫金山天文台召开。来自日本、乌兹别克斯坦、芬兰以及台湾中央大学、云南天文台、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我台的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近日,国家天文台博士生文中略等人从国际巡天数据库SDSS中发现了星系团强引力透镜系统,这是我国学者首次从观测数据中发现引力透镜现象。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物质决定时空,引力使光线发生弯曲。在宇宙中,前景的大质量天体能够增亮视线上的背景星系或扭曲其图像,其原理非常类似光学透镜的作用,因而称为引力透镜效应。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李金增研究员和欧美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距离太阳系约5000光年的玫瑰巨分子云核心区发现了一个处于早期演化关键过渡阶段的罕见大质量年轻星系统——玫瑰眼(The Rosette Eye)。据估算,中心星体的质量大约为20个太阳质量。玫瑰眼的发现与研究(The Rosette Eye: the Key Transition Phase in the Birth of Massive...
为加强中科院的科研基地建设,促进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探索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工作持续、稳定发展,中科院于近期发文,批准建设“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等62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名列其中。
2008年10月22日,中法“起源”(Origins)国际天文联合实验室(LIA)签字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联合实验室将围绕“宇宙中物质及能量的起源”、“星系及重元素的起源”及“行星的起源”等三个方面的主题开展合作研究工作。中方参加的单位有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11个研究单位。法方参加的有法国国家科学院(CNRS)、法国国家宇宙科学院(INSU)、巴黎天文台、居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