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心理语言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心理语言学相关记录46条 . 查询时间(1.312 秒)
在语言理解过程中,人们经常将当前听到或看到的信息和之前已加工的信息进行整合,这样可以完整地理解语言包含的信息。人们进行整合的不仅有单个句子中的内容,还包括更大的段落内容的整合。理解句子和语篇时整合的心理表征是否有差别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以往研究认为,句子和语篇水平上的语义整合都是即时整合,即在读到当前词400毫秒左右整合就已经发生。以往研究中的假设是所有被试的工作记忆能力相同,但实际上工作记...
人类身处一个视、听、味、嗅、触等多感觉模态信息丰富而混杂的世界,大脑每天在做的一项任务就是如何将相关的感觉信息无缝拼合,又如何将无关的信息恰当地分离。在这样一个感觉整合的过程中,“时间接近性”是决定是否捆绑不同模态信息的重要线索之一。换言之,两个刺激呈现时间越接近,就越有可能被认为来源于同一客体,因而产生整合知觉。每个人都有一个对刺激呈现时间差的容忍范围:当一对感觉刺激呈现的时间差小于这个范围时,...
2019年11月22日至24日,全国第八届认知神经学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由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所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多位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襄此次学术盛会。会议邀请北京大学周晓林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尧德中教授、以及清华大学杨小璐教授等做大会主旨发言,他们分别就汉语会话语用加工的神经...
2019年11月14日下午,中国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辉教授在长安校区行政楼报告厅做了题为“运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探寻二语习得的影响因素与瓶颈效应”的学术报告。副校长姜亚军、李雪茹以及相关教学单位师生代表200余人聆听了报告,报告由姜亚军副校长主持。张辉教授结合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国际前沿动态以及自身多年的研究经验,阐述了运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二语习得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采集了47个健康人与57个抑郁症患者在12种言语情景下的声音。研究将抑郁组在四种任务(视频观看、问题回答、文本朗读和图片描述)下的积极、消极和中性语音分别与健康组在相同情境下的语音相比较。在将教育水平作为协变量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多元协方差分析(MANCOVA)评估了抑郁组和健康组在上述12种情景下的25个语音特征的差异。25个语音特征包括音量(Loudnes...
近日,我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16级全日制教育硕士周国威同学(导师周榕教授)在国际心理语言学研究杂志(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发表高水平论文“Processing of Translation-Ambiguous Words by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s in Sentence Context”,探索了中英双语者在句子...
2019年3月27日下午4点,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应南京师范大学语言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的邀请,为我校做了一场题为“语言与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报告会。此次学术报告会由计算机学院院长吉根林教授主持,副院长周俊生教授,心理学院副院长陈庆荣教授,曲维光教授、高家全教授及部分青年教师,计算机学院、文学院、心理学院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杨亦鸣教授,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
近日,心理学院王瑞明教授团队在国际心理学权威期刊《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在线发表了题为 “Chinese character handwriting: A large-scale behavioral study and a database ”的高水平论文。王瑞明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黄淑婷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香港中文大学蔡振光博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
2019年3月10日上午,由我校哲学系霍书全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逻辑构建和符号接地问题的哲学、心理学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安徽大学磬苑宾馆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近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校党委书记李仁群出席了报告会并致辞。会议由校人文社科处副处长方平主持。李仁群向专家们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对...
近日,心理学院王瑞明教授团队在国际双语顶级期刊《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发表了题为 “Symmetries of bilingual language switch costs in conflicting versus non-conflicting contexts ”的研究报告。博士研究生刘聪为论文第一作者,王瑞明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论文...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韩布新研究组博士刘萍萍及其合作者,运用眼动追踪技术,采用2(刺激类型:词、非词)×4(正常条件、刺激前空格、刺激后空格、刺激间空格)的实验设计(图2),验证了该原因机制。研究发现,对于词汇刺激来说,词后空格比词前空格显著缩短了目标词汇的加工时间;但对于非词刺激来说,非词后空格和非词前空格条件下该非词的加工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图3)。不同空格位置对词汇和非词的可能性影响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合作,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音乐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对言语自下而上的听觉编码能力、自上而下的言语运动预测能力,而且可以加强听觉-运动系统的跨模态信息整合;在不同强度的背景噪音下,这种单通道和跨通道加工能力的提高以不同的权重动态促进人的言语感知能力提升。该研究招募了平均年龄22岁的音乐家(训练起始年龄小于7岁,训练总时长大于10年,每周训练...
2017年10月23日下午、24日下午和26日下午,哈佛大学David Caplan教授做客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知新语言学沙龙”,为外院师生分别带来了主题为“工作记忆与句法理解(Working Memory and Syntactic Comprehension)”、“句法理解障碍(Disorder of Syntactic Comprehension)”和“失语症——临床与心理研究”(Aphas...
人脑是如何加工语义(概念)信息的?这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且基础的问题。在以往的功能脑成像研究中,人们发现:人脑的单通道皮层(比如视觉皮层)的不同区域在加工不同类型的语义信息时有所侧重或分工。比如,一些脑区对于工具类的刺激(图片、词)更加敏感,而另一些脑区对于动物类的刺激更敏感;一些脑区对于颜色类的语义信息敏感,而另一些脑区对于动作类的语义信息更敏感。但根据以往的研究,更高级的多通道皮层并...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丛书”日前由学林出版社集结出版,该系列丛书以展示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汉语研究成果为定位,紧密切合当前汉语研究的实际。该丛书共收集语言学著作七部,从主题定位到内容组合,都经历了相当严格且中立的筛选过程,是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方面又一系列经典丛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