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肿瘤病理学 DNA”相关记录71条 . 查询时间(0.359 秒)
人类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十分复杂而且严密,但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基因表达紊乱可导致许多疾病包括癌症。表观遗传修饰(epigenetic modification)是影响基因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如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等。DNA甲基化修饰改变引起的基因表达改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例如,癌细胞基因组常常有癌基因的低甲基化和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改变,但DNA甲基化改变的机制目前并不完全...
探讨利用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小细胞肺癌(SCLC)基因突变的可行性及其在SCLC患者化疗±放疗中的预后价值。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1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及胸部肿瘤放疗科收治的共77例SCLC患者,男66例,女11例,中位发病年龄60岁,其中局限期(LS)患者42例,广泛期(ES)患者35例。对患者治疗前的血浆ctDNA进行二代测序(NGS)。分析比较LS和ES患者突变...
循环肿瘤DNA在食管癌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 循环肿瘤DNA 循环肿瘤细胞
2021/3/30
液体活检技术在肿瘤临床应用研究中越来越广泛。含肿瘤突变的循环肿瘤DNA(ctDNA)可以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多次检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非侵入性“液体活检”技术。作为一种附加的诊断工具,ctDNA可以提供肿瘤负荷及肿瘤中存在的突变等诸多信息,并能克服组织活检所面临的肿瘤内异质性问题,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系统评价甲基化基因作为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标志物的诊断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PubMed等数据库系统地搜索了相关文献,时间截至2018年10月31日。采用Meta-DiSc软件合并诊断准确度变量并进行分析。利用Review Manager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价。
鼻咽癌形成的原因目前仍是未解之谜,但学者们一致认为鼻咽癌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很多研究已经证实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不同时期的鼻咽癌患者血浆中EBV-DNA含量进行定量检测,EBV-DNA定量检测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指标。本文主要对血浆中EBV-DNA对鼻咽癌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进...
在这张由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图片中,蓝色箭头所指的是普通染色体,橙色箭头所指的则是环状DNA。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以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最为常见。研究证实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EB病毒DNA(Epstein-Barr virus DNA,EBV-DNA)定量水平在鼻咽癌疾病进程、治疗及转归的过程中均会发生相应的规律性改变。因此,EBV-DNA检测在鼻咽癌筛查、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
食管鳞癌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食管癌 甲基化 基因组 标志物
2020/5/21
基因组DNA甲基化异常是恶性肿瘤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食管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文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高频甲基化异常改变基因、甲基化标志物和潜在靶点等方面,总结讨论了食管鳞癌中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其发生发展机制、以及为食管鳞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候选标志物和靶点。
DNA甲基化基因DNMT1的研究进展
DNMT1 DNA甲基化 表达调控 肿瘤
2020/8/5
DNA甲基转移酶1(DNMT1)是哺乳动物基因组表观遗传修饰中DNA甲基化的关键基因,其编码的蛋白是一种分子量大且功能复杂的酶,具有多种调控功能,参与机体发育过程中干细胞生长、细胞增殖、器官发育、衰老和肿瘤发生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本文将对DNMT1基因的结构与分子作用机制进行介绍,并总结其表达调控、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等人类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
痰液细胞DNA定量分析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肺肿瘤 痰液 DNA定量分析系统 液基细胞学
2020/8/5
探讨痰液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DNA-ICM)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细胞DNA-ICM和液基细胞学技术(LBC)对300例可疑肺癌患者痰液进行检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探究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循环肿瘤DNA基因突变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肺组织活检或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进行病理组织石蜡切片DNA(tDNA)检测,并采集患者肘静脉血使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ctDNA基因情况。对比分析tDNA与ctDNA检...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依赖于分子分型,但敏感基因及耐药基因的检测受困于组织活检取材困难及有创性等。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液体活检”手段,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已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就ctDNA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靶向药物疗效预测及耐药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循环肿瘤DNA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检测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循环肿瘤DNA 三阴性乳腺癌 潜在应用价值
2020/8/25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复发率高、总生存率低的高侵袭性疾病。TNBC具有高度异质性,且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决定了其临床预后较差。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不仅可以监测TNBC的新辅助疗效与微小残留病灶,而且有助于早期发现转移性疾病,进而指导TNBC的个体化治疗,改善其临床预后。全文就ctDNA检测技术作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检测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受到极大的关注。ctDNA携带肿瘤相同遗传信息,反应肿瘤负荷,用于肿瘤早期筛查,耐药性研究,复发转移监测,预后评估。本文深入探讨循环肿瘤DNA在复发移性乳腺癌中的作用,使其成为乳腺癌患者监测转移和预后的常规的检测指标,并有助于明确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发现乳腺癌转移治疗的...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洪睿教授和赵同金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了RhoB的SUMO化修饰在DNA损伤诱导的自噬中的作用机制(图)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王洪睿 教授 赵同金 RhoB SUMO化 DNA损伤诱 自噬作用机制
2018/11/1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王洪睿教授和赵同金教授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ATR/Chk1 signaling induces autophagy through sumoylated RhoB-mediated lysosomal translocation of TSC2 after DNA damage”的研究论文。RhoB作为抑癌蛋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